7月31日,“信息高铁第一站”盐城站启动仪式在盐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区举行。启动仪式上,我国“信息高铁”第一站——盐城站宣告落成并投入应用。这标志着由中科院计算所主导的、面向万物智联时代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正式进入建设阶段。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莅临指导,中科院计算所所长孙凝晖出席启动仪式并就“信息高铁”作主题报告。江苏省盐城市市长曹路宝,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胡义东,中国科技大学信息学院院长、IEEE 会士吴枫,腾讯云、腾讯教育副总裁付曼青,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新视界首席执行官白裕立等八十余位专家、领导、企业代表出席启动仪式。
中科院计算所所长孙凝晖、江苏省盐城市市长曹路宝共同为“信息高铁盐城站”揭牌
信息高铁第一站落地
由盐城市政府联手中科院计算所共同打造的中国信息高铁盐城站,将建设成为我国高通量计算技术的产业化引领平台、高通量数据与智能模型的核心交换平台以及高通量行业场景的应用示范基地,将为地方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产业群建设提供高通量数据计算服务,助力地方产业升级、经济转型。
中科院计算所所长孙凝晖作主题报告
中科院计算所所长孙凝晖表示,“信息高铁第一站”的落成是盐城市政府立足发展、走在时代前沿的体现,也是盐城市政府和中科院计算所共同联手倾力打造的重要成果,不仅为盐城乃至江苏的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也为高通量计算技术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提供良好平台,同时,还将为我国未来信息高铁枢纽的布局树立良好典范。
江苏省盐城市市长曹路宝在启动仪式上致辞
江苏省盐城市市长曹路宝表示,“信息高铁第一站”不仅会催生两化深度融合的新型战略产业、极大提升盐城这座城市的信息化水平,而且对于打造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加快建设数字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盐城将以“信息高铁第一站”的开通为新的契机,牢牢把握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全力推动智能产业发展、数字经济培育、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共享,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盐城高通量数据中心的核心计算节点是由中科院计算所高通量中心和北京中科睿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金刚”高通量服务器。据中科院计算所高通量中心主任、中科睿芯董事长范东睿介绍:“盐城高通量数据中心拥有1000个计算与存储节点,30000个处理器核,每秒钟能处理1000万路视频流,而功耗仅为750千瓦,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超高能效比。”
中国人创造的新型IT基础设施
“目前我们正在进入以‘物’为中心的IT3.0时代。”在主题报告中,孙凝晖解释说,在IT3.0时代,以5G为核心支撑的万物互联所产生出的巨大数据流量,将使得大数据处理对计算的并发度和实时性都提出极高的要求,而仅靠现有计算设备的堆叠难以解决上述问题。
传统的超级计算机追求“算的快”,无法满足“高并发、低延迟、高确定性”等新挑战,万物互连时代的数据中心需要“算的多 算得快 算的稳”的新型计算设施。孙凝晖解释说,信息高铁的核心特征为高通量,“高通量计算”追求的是“同等时间内服务器处理数据量的多少”。
“‘信息高铁’的核心就是面向人—机—物三元融合的计算需求,提供高通量的计算与传输能力,构建万物互联时代的信息基础设施。”孙凝晖说,高通量计算具备高并发、低延迟、高确定性、高能效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其能够以巨量的信息处理能力支撑起新增的千亿级终端及海量的信息处理请求。
早在2005年,中科院计算所就前瞻性地启动了高通量计算的研究探索,实现了在强时间约束下对高吞吐请求的全局可控处理。正是基于高通量计算核心技术,计算所提出了“信息高铁”这一新型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同时,中科院计算所还依托所设立的高通量中心和基于高通量中心研究团队成立的北京中科睿芯科技有限公司,专门开展高通量计算相关研究并对成果进行产业化。
将在全国建设“信息高铁”枢纽
范东睿介绍称,在构建信息高铁的基础上,将依托盐城高通量数据中心,以开放的态度,推动各国产核心技术融合形成产业生态。在高通量CPU处理器芯片、高通量DPU加速器芯片、高通量服务器、硅光互联技术等研发领域推动各国产技术交叉合作,使得“信息高铁”运速更快、运力更强、运效更稳。
中科院计算所高通量中心主任、中科睿芯董事长范东睿为与会嘉宾介绍高通量计算的应用场景
这些布局也将为未来进一步建设全国性“信息高铁”枢纽打下基础。范东睿透露,按照规划,中科院计算所下一步还将在全国十余个重点城市开展高通量计算中心建设。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打造“信息高铁”枢纽,逐步实现高通量计算技术与新兴产业的无缝融合,形成牵引智能物联新时代的核心信息处理的全生态构建。更重要的是,信息高铁也将直接点对点打通城市间的和行业间的信息群岛,实现数据、知识、能力间的最有效的融通。
孙凝晖表示,未来“信息高铁”通过我国自主安全协议的高速专线网络,将各地高通量数据中心组成的信息高铁站互连组成一张强大的高通量计算网络,协同提供高通量算力、海量数据、丰富的AI模型、知识图谱和应用服务,政务、医疗、教育、保险、融媒体、网联车、环保、智慧城市、生物制药等各个领域将在“信息高铁”的带动下实现升级发展。同时,算力、数据、模型、应用将成为宝贵的有价值的资源在信息高铁网络上安全高效地交易、传播和赋能,也将有效促进数字经济落地,为信息高铁站所在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中科院,高铁,信息高铁第一站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service@qeerd.com,投稿邮箱:tougao@qeerd.com
北京网站建设公司—企迪建站专注网站建设16年,是一家以网站建设、移动客户端开发、互联网应用系统开发、SEO优化、网络整合营销等业务为主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企业。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6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2人,讲师37人, 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占40%以上,其中有7名海外留学人员,并聘请10多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兼职教师,形成了一支实力较强、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朝气蓬勃,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队伍。
中国资本观察网是中国首家专注于资本市场新闻与投资理财资讯的财经全媒体,为您提供7X24小时的财经资讯,汇聚上市公司、基金、证券、银行、保险、新三板、互联网金融等财经方面的综合信息。
著名财经评论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华中科技大学业界专业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
寻求报道:logan@qidiwang.com商务合作:logan@qidiwang.com
求职应聘:logan@qidiwang.com市场合作:logan@qidiwang.com
企迪网24小时热线电话:029-89258148(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总部:北京市顺义区旭辉空港中心A座十层 | 西安:西安市长安区府东一路风憬天下2期17号一单元楼1703室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17012874号-57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陕)字第01864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81217 | 陕公网安备:61011602000585号
版权所有:北京企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企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