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武做客央视《对话》节目,讲述攀登芯片珠穆朗玛峰的自主创新之路

发布时间:2021/4/21 16:36:00
作者:龙芯 来源:龙芯官网 阅读量:

“CPU这个事情大家对它寄予了太多的感情,要是想把整个自主体系做起来,这条路是难走一些,但是如果走通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好处是最大的。”--胡伟武

2021年3月27日,龙芯中科董事长胡伟武做客CCTV-2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IT创新练兵场,纵论自主CPU的发展之路!同时他与统信软件总经理刘闻欢,就中国自主信息产业建设中“缺芯少魂”,打造世界IT“第三极”等话题展开精彩讨论。

以下为本期节目的完整视频及精彩看点

01

CPU和芯片是什么关系?芯片中最难的是什么?

胡伟武:通用CPU芯片的研发,我管它叫作芯片里面的珠穆朗玛峰,可以说最难,没有之一。

芯片有好多种,有些是简单的,比如控制LED的芯片,最难的就是我们所说的通用CPU芯片,我管它叫作芯片里面的珠穆朗玛峰,可以说最难,没有之一。CPU可以简单理解为运算器+控制器,是计算机里面最核心部分;上世纪80年代之前,那个时代的计算机由IBM主导,十几个机柜或几十个机柜是一个CPU。从上世纪80、90年代之后英特尔主导,那时候CPU体现为一个芯片;再后来,手机移动互联时代ARM主导,CPU就体现为IP了,可以体现为一些源代码,或者直接可以用来生产芯片的一些版图。

02

我们中国为什么要打造自主CPU?什么才算是自主?

胡伟武:自主CPU关乎国家安全,涉及到产业发展。“自主”关乎到产业主导权和利润在谁手里,涉及到自主体系建设的三个环节。

一个是关乎国家安全,软件后门攻击一个国家的例子很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说法,在别人的地基上盖房子,再大,再漂亮,也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第二个是涉及到产业发展。2017年的时候,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平均利润率是5.4%,中国工业平均利润是6.5%,我们的IT产业虽然大,但是基础不强。(数据来源自网络)

外延就是说这个产业什么时候升级,这个产品怎么升级我得自己说了算,我不一定什么都自己做。从外延上看,它就是产业的主导权和利润,在我手里。从内涵上来说,一个产业体系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是基于自主IP核的芯片设计。第二个是基于自主指令系统的软件生态。第三个是基于自主材料和设备的生产工艺。

刘闻欢:自主有三个含义。能力自主,发展自主和生态自主。

第一是能力自主,我是否具备这样能力去做这样产品和技术的研发。第二个自主是发展自主,就是说我们不管硬件也好还是软件也好,往哪个方向发展,用什么样的技术架构,这是我们自己能说了算的。第三个是生态自主,以前的发展中,别人已经构建好的生态,他是可以把你拦在外面,就像现在华为遇到的问题,谷歌说,我不让你使用GMS一个组件,华为做的产品就进入不了谷歌的生态。

03

我们的第三套独立生态体系预计何时能建成?

胡伟武:我相信再有10年,第三套生态体系应该能初步建成。

龙芯是从2000年开始筹备,2001年开始正式成立课题组,经过20年的努力,我们基本完成了技术补课,龙芯最新的CPU已经逼近市场主流产品。另外操作系统,刘总他们做的操作系统也是在百万套的应用中趋于成熟了。但是产业生态和应用生态很缺乏。我相信我们再有10年,应该能把第三套生态体系建立起来。

04

我们的自主发展,是如何突破Wintel和AA体系封锁的?

胡伟武:自主的发展模式需采用“市场带技术”模式。

我们从对安全的程度要求比较高,同时应用比较固定和单一的这个地方入手。我们在一定市场的带动下,会带动我们的技术平台不断进步。比如龙芯在“十三五”期间(CPU)性能提高十倍,市场带动起来了。迟早有一天,在一定的体制内市场或者一定的固定市场带动下,我们可以走向开放市场竞争。

05

自主技术在市场化过程中,该如何充分对接市场需求?

胡伟武:对我来说,难的是定义芯片,而不是做芯片。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技术是难点,但更难的是对市场需求的理解,这是一个需要探索和试错的过程。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市场比技术难,一般技术人员都觉得自己很牛,瞧不起市场人员,瞧不起市场。对我来说,难的是定义芯片,而不是做芯片。我将这个芯片定义好了,我就能卖出去赚钱,定义不好,技术水平再高,都做不好。

06

为什么中国人对CPU“爱之深,恨之切”?

胡伟武:自主体系之路虽难走,但走通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好处是最大的。

对于CPU这件事情,大家永远是有疑虑的,因为CPU这个事情太挑动中国人民的感情了。为什么能够坚持的问题,我觉得还是初心的问题,我最近把它总结为龙芯为谁做龙芯,如果是为了自己赚钱、上市、卖股票,那龙芯不会这么做,至少不做体系,或者指令系统用ARM的,那个芯片就能卖了。但是你要是把整个自主体系做起来会辛苦一点,这条路是难走一些的,但是如果走通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好处是最大的。

07

教育关乎未来,龙芯是如何推进自主教育信息化的?

胡伟武:我们应该培养中小学生从Windows平台转移到国产教育平台,培养高校学生从怎么用计算机,转移到怎么造计算机。

我们中国现在信息化教育有两个痛点必须改掉,一个是整个中小学的信息化课程,就是微软培训班。第二个,高校计算机专业都在教学生怎么用计算机,不教学生怎么造计算机。我们正在努力改变。像2021年,几十个学校,几百个教室,会用龙芯的电脑和课程来教学。中小学信息化课程考试的内容如果改掉了,这个东西就扭过来了。所以这个是技术链、产业链、政策链一起动的,不能光靠技术,也不能光靠产业,肯定三链协同,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好。

关键词:龙芯中科

版权声明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service@qeerd.com,投稿邮箱:tougao@qeerd.com

“龙芯”是我国最早研制的高性能通用处理器系列,于2001年在中科院计算所开始研发,得到了中科院、863、973、核高基等项目大力支持,完成了十年的核心技术积累。2010年,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牵头出资,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开始市场化运作,旨在将龙芯处理器的研发成果产业化。

  • 文章 (篇)300
  • 阅读 (次)21.9万
  • 小编推荐
    更多

    推荐专栏

    更多

    推荐报告

    • 微博二维码

    • 微信二维码

    寻求报道:logan@qidiwang.com商务合作:logan@qidiwang.com

    求职应聘:logan@qidiwang.com市场合作:logan@qidiwang.com

    企迪网24小时热线电话:029-89258148(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总部:北京市顺义区旭辉空港中心A座十层 | 西安:西安市长安区府东一路风憬天下2期17号一单元楼1703室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17012874号-57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陕)字第01864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81217 | 陕公网安备:61011602000585号

    版权所有:北京企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企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