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四十年星移斗转,在历史的长河中虽只是沧海一粟,但对于深圳来说,却足以创造出一个令全球瞩目的发展奇迹。从南粤的边陲小镇到如今的国际化大都市,深圳正以越来越包容的心态,越来越开放的格局,拥抱来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追梦人。
12月31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市委外办)主办,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深圳晚报社、深圳喜马拉雅承办的《“越深圳 越国际”——深圳市国际化街区建设阶段性成果展》正式启幕,为中外市民全面呈现深圳首批20个国际化街区的“个性”、“禀赋”和发展蓝图。展览位于中心书城北区的书海梯田,预计面向公众开放至1月下旬。
深圳国际化街区建设工作已经步入快车道
如果说城市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体,一个个街区就是它的组成细胞——生命体的发展有赖于万千细胞的生长积累;同样,推进城市国际化建设离不开立足街区,把脉未来。2019年6月,深圳市公布了首批国际化街区创建名单(2019—2022年)。登上创建名单的街区共计20个,覆盖了全市10区(新区)。以三年为期,全市将努力打造一批集约高效、人才聚集、开放包容、宜居宜业的国际化街区。
市委外办副主任孙怀忠在展览启动仪式上表示,国际化街区建设是深圳对外工作的创举,是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紧紧围绕“双区建设”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资源和重心不断向基层下沉的积极探索,也是全面推动我市国际化城市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形成具有更国际化的城市界面、更高品质的公共服务、更有温度的街区氛围的重要实践。
当前,在全市各区各街道的勠力推动下,首批20个申报街区全面提升自身软硬设施、服务能力,以及强化街区特色等工作已经有序铺开,比如招商街区编制发布了《南山区招商街道国际化街区建设白皮书》;宝安中心区启用全国首个国际青年志愿服务单体户外U站;观澜街区启用了崭新的国际化街区服务中心;桂园街区建立了罗湖首个国际人才服务中心;蛇口街区组建蛇口中外居民议事会参与社区的规划和治理;粤海街区和民治街区正在加紧建设国际性综合服务中心……可以说,我市国际化街区建设工作已经步入快车道。
深圳市首次对国际化街区建设阶段性成果进行集中展示
据悉,此次举办的《“越深圳 越国际”——深圳市国际化街区建设阶段性成果展》是深圳市启动国际化街区建设工作以来,首次对全市范围内20个街区的阶段性成果进行的集中展示和生动呈现。展览在空间设计、视觉感受和现场体验上进行了精心策划,通过展示各类有意思有温度的“公共产品”与互动环节的设计,让市民感知深圳国际化街区建设的工作成果。
为了展现20个国际化街区的亮点与特色,2020年市委外办联合各区各街道共同策划出品了一系列的宣传产品,包括《深圳国际化街区长图》、《深圳国际化街区海报》和《深圳国际化街区手绘地图》,分别从国际化街区的标志性建筑、外籍人士生活故事、国际化街区的发展规划与特色等角度,多维度呈现国际化街区的靓丽风采。展览通过电子屏滚动播出、展框呈现、原创沙盘设计等多种形式,让市民“沉浸式”“立体式”感知国际化街区的建设进程。
中外市民均可扫码体验深圳探索路线
作为中国首批致力于推动城市对外国际交流合作、助力国际化城市建设的非公募公益基金会,近年来,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在市委外办的指导下做出了许多有益探索。本次展览就呈现了由深圳民间对外交往的重要线上平台和双向窗口——“CityPlus 城市+”出品的"“Just Shenzhen正深圳”城市体验线路。
据悉,“Just Shenzhen正深圳”城市体验线路开辟了“全域路线”“文创路线”“生态路线”“中英街”四条路线,为中外市民、游客提供兼具科技感和可玩性的城市探索体验。同系列的“CP Zone Just Shenzhen”小程序也已上线,用户不仅可以方便查找热门景点信息和线路,实现"定位打卡"功能,还能在社区进行互动交流。
《755系列城市指南》分为《创·深圳》和《在·深圳》上下两册,旨在为外籍人士提供可操做性强、实用性高的在深创业指引,汇聚签证、交通、医疗、教育、住宿等方面的实用信息,自2019年正式推出以来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市民可以在展览上观看《755系列城市指南》介绍短视频,也可快捷登陆线上社区或扫码关注小程序,更加直观体验在深“百科全书”。
深圳的“国际范儿”有声电台同步上线
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在市委的指导下,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携手深圳晚报,共同在喜马拉雅平台推出充“国际范儿”的双语有声电台——《深声入耳 The Voice of Shenzhen》,并在此次展览上通过音频墙等装置进行展示。电台下设《听深圳》《看深圳》《探深圳》三张专辑,集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传播形式为一体。
其中,“探深圳”以音频和视频两种呈现方式,邀请长期在深居住的十名老外,从美食、运动、创业、艺术等不同角度,讲述他们眼中不一样的深圳;"听深圳"重点展现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风范,收录内容包括深圳重要的对外交流活动、国际化街区建设进程,同时展示深圳开放、和谐的创新创业环境和人文生活环境,多角度还原深圳的城市风貌;“看深圳”专辑收录和制作国内外专业领域的大咖、友城市长等知名人士对深圳的体会和看法,听众可以通过该专辑了解深圳在教育、科创、设计、对外交流等领域的重要成就,并亲耳聆听到各界大咖的受访原声,该专辑特别鸣谢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中心。
中心书城为深圳市首个对外交流活动基地
在启幕仪式现场,市委外办与深圳出版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并授予中心书城“深圳市对外交流活动基地”的牌子,此次展览就是市委外办与深圳出版集团的首次合作成果。未来,双方将以书城这一独特的文化空间为载体,探索国际化城市建设与文化创意空间的融合与互动,为市民提供更富特色的国际化人文交流平台,为全市国际化街区网络提供充满人文气息的重要线下“节点”。此外,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也与深圳喜马拉雅签署合作备忘录,未来双方将利用多元的新媒体平台,助力深圳对外工作发出更多深圳“好声音”。
全力推进国际化街区的建设与探索,是深圳开放包容特质的生动彰显,也是各街区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的一种实践。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历史使命面前,深圳将努力构筑一个让中外居民宜居宜业、其乐融融的大家园,为其他城市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提供精彩的深圳范例。(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供图)
关键词:深圳市国际化街区,阶段性成果展启幕活动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service@qeerd.com,投稿邮箱:tougao@qeerd.com
北京网站建设公司—企迪建站专注网站建设16年,是一家以网站建设、移动客户端开发、互联网应用系统开发、SEO优化、网络整合营销等业务为主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企业。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6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2人,讲师37人, 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占40%以上,其中有7名海外留学人员,并聘请10多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兼职教师,形成了一支实力较强、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朝气蓬勃,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队伍。
中国资本观察网是中国首家专注于资本市场新闻与投资理财资讯的财经全媒体,为您提供7X24小时的财经资讯,汇聚上市公司、基金、证券、银行、保险、新三板、互联网金融等财经方面的综合信息。
著名财经评论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华中科技大学业界专业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
寻求报道:logan@qidiwang.com商务合作:logan@qidiwang.com
求职应聘:logan@qidiwang.com市场合作:logan@qidiwang.com
企迪网24小时热线电话:029-89258148(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总部:北京市顺义区旭辉空港中心A座十层 | 西安:西安市长安区府东一路风憬天下2期17号一单元楼1703室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17012874号-57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陕)字第01864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81217 | 陕公网安备:61011602000585号
版权所有:北京企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企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